法律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资讯

实践中加班加点纠纷应怎么处理(工作中加班加点)

三六九律师网 2025-02-23



  一、实践中加班加点纠纷应怎么处理

  1、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实践中加班加点纠纷应怎么处理(工作中加班加点)

  2、当协商不一致,发生劳动争议时,申请劳动仲裁。

  3、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二、加班费引起了怎样的劳动纠纷

  1、从加班争议处理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正常工作时间的认定,这与用人单位实行的工时制度有关;二是加班事实的举证;三是加班工资的计算;四是对何为加班的理解。

  2、正常工作时间的认定这与用人单位实行的工时制度有关;这在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解释,这里不做研究。加班事实的举证举证推翻劳动者证明的加班事实

  3、尽管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加班事实应由劳动者提供证据证明,但在劳动者提供了一定证据初步证实加班事实以后,举证义务就转移到用人单位一方,用人单位应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不存在加班的事实,否则,将承担不利的后果.简单的予以否认,未能提供相反的记录.应承担不利的后果.

  4、应提供将加班审批制度向劳动者公示的证据对于明确实施加班审批制度的用人单位,是需要劳动者提供加班审批表或审批手续来认定。但加班审批制度应向当事人公示。如果提不出向当事人公示的证据,则该加班审批制度对当事人不产生法律效力。所以应判决其向当事人支付加班工资。

  5、劳动者主张加班的,仲裁或审判机构一般会审查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劳动合同、规章制度较为完善,对加班费有明文规定,可能要求劳动者进一步提供相关的加班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举证,将承担不利的后果。

  6、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有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即“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对于加班的情况。公司手里有哪些证据,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初步举证加班后,举证责任就分配给了用人单位

  7、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法院和仲裁机关也无法苛求用人单位保留多年以前的证据,而只要求用人单位举证争议发生之日前两年的证据。超过这一期间,就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分配举证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三六九律师网www.szgzfz.cn咨询专业律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法律知识分享平台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